Fine茶叶网 > 茶文化 > 茶史探秘

中国十大古代名茶的历史故事简介

中国十大古代名茶的历史故事

龙井茶: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村姑为他奉上采自清明前后的龙井茶。乾隆皇帝品尝其茶:香馥味醇,回味隽永,爱不释手,准备带回宫中慢慢品尝。于是他让村姑们准备茶篓,将数十茶叶包囊其中。纳官进贡之后,乾隆皇帝当即封龙井茶为“御茶”,于是龙井茶又得名“龙井御茶”。

黄山毛峰:

闻名国际的名茶黄山毛峰,传说清代光绪皇帝和当代文学家梁实秋大诗人,都曾为这“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倾倒并赞不绝口。关于黄山毛峰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清朝年间,正是黄山毛峰的盛产季节,徽州知府带人亲自上山采办自家喝的茶叶,不料却被穷困茅家母子当做是当官的来此扰民。一气之下,母子俩把知府及随从送的大量银两从后山扔下了万丈深渊。知府恼羞成怒,欲抓母子问罪。善良的村姑上前解释原由,知府才消了火气。为表谢意,知府差人送来绫罗绸缎。如此一来倒让茅家母子领悟了一个道理:做人应知恩图报。于是他们把一些绫罗绸缎赠给乡亲们。大家绣了绣花帐相赠予知府。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唯一以加工地名命名的全国性茶叶品种,产自安徽西部大别山一带的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等地。“六安瓜片”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供奉朝廷的贡品;唐称“庐州六安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清为朝廷贡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驰名古今海内外,清代为朝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六安瓜片”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顺直匀整,翠绿带宝光色;内质香气芬芳新鲜,滋味鲜浓、醇厚、回味甘甜,为茶叶之佳品。唐代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云:“庐州六安(茶),自然之风味,巢湖之水所冶也。”

太平猴魁:

安徽省太平县(今改为黄山市黄山区)猴坑一带是山高林密之地,兰花菇遍野,终年云雾缭绕,幽谷泉流叮咚;山涧鸟鸣、百灵、杜鹃声声不断。自然环境优美;兰花气常凝聚于峦岫之中,“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山云”,得云雾滋润的太平猴魁叶肥壮、色苍绿、茸毛多、节间短、幽谷环境使内含营养物质更为丰富。1900年(清光绪26年),猴坑茶农王魁文(外号王中九)在诸家野收回的茶株中选出壮实的野生植株用来培育繁殖,将绿叶红镶边、高爽香郁的一种优质绿茶,取名为“太平猴魁”。自此猴坑即为“太平猴魁”的发源地。

铁观音:

铁观音属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说的正是这种独特的优雅滋味。铁观音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高长兰花香型明显且悠长;滋味甘鲜醇厚极富观音韵美;香高品正韵味绵长回甘持久。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全由没有开叶的肥嫩芽尖制成故芽身黄白、大小匀齐浑圆光润状如银针;干茶嗅之香气清郁兰花香浓郁久嗅不散。沏泡后芽尖冲向水面三起三落井然有序沉入杯底的芽叶盛开如兰茸齐起为壮观。汤色杏黄或杏绿清澈明亮香气徐徐沁入肺腑;品饮后滋味甘醇香甜久留于齿颊之间余味回荡不息;再观其茶更是芽尖白芒中国十大古代名茶的历史故事

1. 龙井茶: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阳光明媚,狮峰山下翠竹茂密,湖水清澈,真是好山好水,乾隆皇帝一看,龙颜大悦,开心之余,与采茶姑娘一起采起茶来。不久,他觉得口干舌燥,便想喝茶。这时,采茶姑娘从茶篓里取出已炒好的龙井茶,用泉之水泡好,双手献给乾隆皇帝。乾隆一喝,清香可口,顿时精神焕发,便询问这茶叫何名?采茶姑娘答道:这是炒好的龙井茶。乾隆皇帝一听龙井茶三个字,连说好茶!好茶!听罢传说,再品味龙井茶的幽香,更觉回味无穷。

2.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原名黄翎毛,因产地在岳阳君山(山名)上而得名。据说很早以前,君山上有个老茶农姓李,家境贫寒,终年以采野茶卖钱为生。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位老神仙对他说:君山石缝里有几颗白芽头,明天你把它拣回去制成茶叶卖,可以赚钱养家。第二天早上,他便找到石缝把几颗白芽头拣回去制成了干茶叶。以后人们就把它称作君山银针。

3. 铁观音:

据说是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尧阳松林头乡(今西坪乡松林村)老茶农魏饮制得此茶,茶叶椭圆,稍扭曲,条索紧结,色泽褐黄绿,有天然花香,香高持久,回味甜美。后传至福前戴家(今安溪县西坪镇)戴孟根、谢庆瑞、王仕让三人手中发扬光大。

4. 普洱茶:

关于普洱茶的起源,其中又以“云南大叶种”说最为广泛流传。清朝李兴义在滇南新语中记载:“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每岁分正二、三等以易耳。散者上上……每年纪运入京师者三种:一易武(今云南省易武县),二佛海(今云南省佛海县),三六茶山(即普洱)。昔产六茶山者乃土司依沙品之孙枝茂密若羮羮然故名曰猓嘉。”按其描述推理如下:清初年间先有六茶山的说法。后来又出现“普洱”的地名(之前此地无此地名)。但之前六茶山的称呼并不等同于后来的普洱地名。由此可知,“普洱茶”一名应该是后起的称谓。可能因地名与茶叶互为关联而渐渐流传开来。当然不排除在此过程中其它相关因素对普洱地名的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待考)。故康熙年间雍正皇帝正式在此地设立官府机构——云南临沧府普洱府;同时普洱茶正式纳贡皇室;云南志也记载了“普洱茶名重天下”的说法;此时普洱茶正式进入历史舞台(清朝档案中有正式记叙);由当时朝廷规定的普洱茶起运点和终止点为思茅和普洱两地可知;当时普洱府是作为云南茶叶加工、集散的中心地;当时的普洱府领辖现今的景东、景谷、镇沅三县;从清朝档案中记载的当时普洱府所辖二十四个寨子的名称可知;当时的普洱府范围包括现今的景洪市部分地区;从云南志中记载的“普洱所属六茶山…产茶千余石”和滇南新语中记载的“岁二三运入京师”等文字说明;在当时不仅产茶而且产量的规模很大。但因各种原因在清末民初时衰落了;从云南志中记载的“…商民但知有茶…不知有矿”和滇南新语中记叙的“普之银矿久竭…名亦随之”等文字说明;到清末至民国初期时由于矿山产业的不景气也使普洱茶产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另外还有相关的一些史实也说明了清朝和民国时期云南的社会动荡和经济的不景气也促使了当时很有名的贡品“普洱茶”的没落(待考)。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到七十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